一種現實

發佈日期: 
01/03/2014

田愷 — 策展人

胡蓉的繪畫一直關注當下,關注現實,而她是用超現實主義的方式表達出來。在她的畫裡,過去和現在,真實和虛幻交織在一起,並施以對比強烈的色彩來強化這種衝突。

2008年左右的“符號系列”中,胡蓉執著於符號化的形式,在作品《詠嘆調No.4》裡,戴口罩的兵馬俑置身於污染與擁堵的城市中,象徵歷史的兵馬俑在現實困境中顯得惶惑、迷離。 《天安門暢想曲No.2》中,畫家用天安門比喻政治,用整齊劃一的大閱兵式的太極表演比喻權力與個體的反差,同時,畫家用幾支武器一樣的畫筆“完成”了對強勢的調侃和對奕,有一種四兩撥千斤式的意象。

在近期作品“草根簇”中,胡蓉投入極大的熱情描繪處於中國社會底層的農民工。在《草根圖No.6》中,她將民工的正面肖像疊加到骰子圖形上,以此隱喻農民工正是中國社會各種博弈力量爭奪撕咬的犧牲品,卻不自知。還有“草根拼圖”系列中的一些肖像彷彿斑駁脫落的牆皮,隱現的笑容令人不忍直視。 《最後的西瓜宴》中,胡蓉巧妙地借用了一幅盡人皆知的昂貴的中國當代藝術“名作”,將原作中矜持優雅的中產階級形象,置換成大口吃西瓜的民工們,這個景像在中國城鄉比比皆是,畫家通過這幅作品質問,民工們除了滿足生存需求,他們真的和人類文明、宗教信仰有關嗎?這些民工肖像具有強烈的人道主義色彩,也體現了畫家的人文關懷。

胡蓉的“自由自在”系列是關於草根簇的留守兒童的,這是她作品裡唯一不那麼沉重的題材。歡快跳躍的孩子們憧憬著自由,似乎在遐想沒有矛盾沒有差異的未來,那也許是一個烏托邦式的社會,但也確乎是畫家對未來的一種希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