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筒」之萬千的愛 - 觀胡蓉新作有感

發佈日期: 
18/09/2017

梁淑娟 — 東站畫廊負責人

真切地刻畫與關注底層人民的面容與生活始終是藝術家胡蓉持續傳作的一個核心題材,從《草根族》開始,胡蓉便用其精湛的繪畫技藝描繪出一副副被辛勞的生活與堅韌的性情反复琱琢的臉孔。在城市化巨變的時代洪流中,聚焦於農民工,留守兒童這些生存在現實夾縫中的人群,聚焦他們的故事,情感,理想與現實。近賞胡蓉的新作《萬花筒》系列,不僅在畫面上呈現出更加當代與先鋒的形式感,同時也更加深入地以藝術實踐的方式介入時代的話題,以藝術的手段參與到中國當下現實的社會學層面的探討,遞出深刻的人文關懷。 《萬花筒》系列開啟了胡蓉藝術創作中一頁斑斕的新章,而其作品中豐盈的美感與深沉的情感內核,卻也始終如一。

在《萬花筒》中,胡蓉描繪創作了很多很多的“山果”,他們都是生於大山,長於鄉間的孩子。或許,當初確有一個叫“山果”的孩子和她的故事曾觸動了藝術家,但個案與情節都無需再敘述,因為藝術家已將“山果”作為一個群體的符號融入了他的創作表達之中。近30年來,中國已經消失了近100萬個鄉村,還有一些凋敝的鄉村也逐漸呈現出城鄉一體化的趨勢,而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更成為了這些空村僅存的生命力與延續力量。中華民族的靈魂和信仰體系始於鄉村文明,抵抗鄉村的凋敝,需要解決的是文明的複興與信仰的複興。今天鄉村的失落,源於教育中對城市天堂的美化與虛構,所以,如果不能把鄉村還原成家園,誰也無法拯救鄉村。若將城市視為擂台,鄉村便是不朽的家園。 “山果”便是對歸鄉與存於內心中美好家園的映射。迷失與歸家,是當下每一個人都在面臨的生存境遇,而大脫坎時代下的藝術實踐,究竟能為迷失的靈魂找到些什麼呢?

之於鄉土,在胡蓉的藝術中始終揮之不去,佔有核心的地位。在新作系列中,胡蓉巧妙地將萬花筒的色彩變幻轉化為一種創作意向,將晦暗的現實與內心的純凈和光芒運用色彩生成一種奇妙的對比關係;同時,對純真孩童的寫實刻畫也與色彩構成的抽象時空形成強烈的對比,在清苦的現實與童話仙境般質感的交織中,傳達出一種詩化的寫意情緒和對比碰撞所產生出的鞭笞隱喻。 “山果”們在輕盈與負重之間,停不住對愛的渴望和對美好未來的希冀。胡蓉筆下孩子們肩膀上的負累與內心中的憧憬與純淨,增強了令人心慟的迴聲,在紛亂複雜的斑斕中,蘊藏萬千的愛…

胡蓉的藝術實踐再一次明證,當代中國,在當代藝術轉型時期,西方的藝術理論幾乎一律失效,若不從社會學,人類學的整體框架中設計的藝術“作品”,將不再成為作品。而胡蓉新作系列恰好戳中時代的癥結,用藝術的語言為群體發聲,為行將失落的文明發聲。社會學家為什麼看不起藝術家,因為他們絕望,只有不絕望的人才能做藝術。如果真的從社會學的意義上來說,藝術又是最後一件可以留下來的衣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