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轉變 — 胡蓉新作觀後記

發佈日期: 
01/08/2010

文/杭春曉 — 著名當代藝術批評家

很多人畫畫,是爲了謀生,胡蓉卻非如此。她在香港有著很好的生活狀態,畫畫是爲了興趣,抑或說是藝術的夢想。這便使她顯得更爲輕松,不會背包袱,可以因爲對藝術的認識改變而自由進行創作轉變。應該說,2010年她在北京的個展,正是這種狀態的完全體現。

此前,胡蓉的作品以吸收九十年代圖像化表達的方法爲主,習慣在曆史圖像的並置中制造圖像間的悖論,並因此而傳達她對曆史的觀看結果。通常,這種結果被她描述爲壹種文化與思想的割裂。毫無疑問,這種認識是她們這代人合乎邏輯的看法,也是其生存經驗的自然反思。然而,問題在于,就藝術的表達而言,這種方式仍然傾向于用圖畫來敘述故事,注重的是故事的結果,而非“說故事”這壹藝術行爲本身。

然而,經過2010年遊曆歐洲藝術展,並與中國大陸新壹代藝術家交往,她開始了某種創作方法上的自我反省:從注重故事結果到注重“說故事”行爲的轉變。雖然,她的創作仍然圍繞中國文化與思想的曆史割裂展開,但在表達方法上卻實現了壹次華麗的轉身。就直觀而言,她不再拘泥于架上繪畫的形式,轉而采用多種媒介手段,實現作品在感官上的綜合呈現。也就是說,她的作品不再是看圖說故事,而是需要觀者以在場的方式體驗視覺上的重新審視——不再是直接的圖像結果,而是某種視覺線索,或架上、或視頻、或實物,共同構建出關于曆史認知的個人化理解情境。正如她對“周璇”、“城市風景”的重新表達,將我們看似熟悉的圖像經驗,以新的媒介運用手法呈現出某種“去熟悉化”的視覺現場,迫使觀者不得不改變自己原先的習慣性視角,從而在“觀看”中重新發現自我認知曆史的能力。

這種變化,就好像原先習慣于告知答案的老師,重新注重教育的過程——在過程中啓發別人認知世界,而不是告訴別人世界就是某種樣子。作爲年輕人,我更感興趣于這種藝術觀念上的轉變,因爲它向我們展現出不同于古典藝術的真正趣味:藝術不是再現某種“自然”或“觀念”的簡單載體,而是提示我們重新認識世界的“視覺手段”,是需要我們“自覺”于視覺存在的認知手段。很顯然,胡蓉新作正是按照這樣的內在邏輯,實現了藝術表達的全新轉變,從而使她不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流行化圖像創作的跟風者,而是新的藝術語境中的探索者。

更爲有趣的是,胡蓉對視覺的重新發現,仍然與她此前的“割裂”主題壹脈相承。只不過,現在的“割裂”不再簡單呈現爲圖像結果在“曆史意義”上的割裂,而是滲透于創作乃至觀看作品時的主體“割裂”。也即,當我們面對胡蓉新作時,我們會發現某些習慣化的視覺認知對象,被藝術家強行“割裂”出我們習慣性的語境,于是我們不得不在新的視覺語境中重新反思這些對象,並進而感受藝術對于我們認知行爲的啓示價值。或許,在我看來,這種價值,正是當代藝術能夠不斷介入我們現實生活的重要原因之壹。

( 杭春曉,著名當代藝術批評家,策展人,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時代美術館藝術總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