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空的跳躍中追尋“我們”的存在 — 觀胡蓉近作有感

發佈日期: 
16/12/2008

李松 — 著名美術評論家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by Paul Gauguin

《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何處去?》保羅·高更 1987, 布面油畫

“我們”是誰?當法國畫家高更在1897年畫出《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何處去? 》這幅名作後,藝術家們似乎日益熱衷於與哲學家,曆史學家和政治家分擔起檢討社會演進的責任。對“我們”身份的確認,需要在不斷的對比和反思中才能進行。

在胡蓉的近作中,她似乎力圖將正在被壓縮的曆史展平,用己經消褪的經典記憶反襯當今圖像之蒼白。她在畫布上不斷地追尋和確認自己,壹邊在實現著孩童時就壹直存在的藝術之夢——純真的歌唱生命,壹邊在藉助顔料進行人生與社會的反思:與人們對話、與曆史對話、與異族文明對話,跳躍性地、對比性地換位思考。

It would appear to me that the artist is trying to iron out an often compressed and wrinkled history, painting today’s world in contrast with an already fading memory.

胡蓉試圖站立在多條線索的交叉點上以獲得超廣角的視野;連接革命時代的堅定與改革開放時代的飛躍,連接黃金時代的曆史輝煌與當今信息時代的紛亂,連接東方的優雅與溫潤,西方的激情與精密。

她關注西方博物館裏陳列著的中國秦代兵馬俑,關注注視著梵高油畫的東方少年,關注不同種族的婚姻與教育……,我感覺作者幾乎是壹個理想主義者,她以手中的畫筆追述往昔的童話,批判當今的文明沖突,憧景遠景的公平完美。

從這個角度看,貫穿在胡蓉畫作中的那個注視著曆史的隱形的“我們”,正是表述了這樣壹種俯瞰萬衆,引領千秋的氣慨,只是她的畫作遠不同于文人水墨畫和法國後印象派,顯露出當代文化的某些輕松,無奈,機智或者調侃。

(李淞,著名美術評論家——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美術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

相關文章